韩国央行强调稳定币需央行兜底 推动监管框架调整
据 Ledger Insights 报道,在近期一场汇聚产业界与学术界的稳定币研讨会上,韩国央行数字货币研究室负责人尹成官就稳定币的发展与监管发表了重要观点。他指出,稳定币本质上并非一种全新货币,而是将现有货币通过代币化在分布式账本上运行的产物。尹成官强调,若要实现稳定币的安全稳定运作,最终仍需中央银行提供兜底保障。这一观点反映出监管机构对稳定币潜在风险的高度关注,同时明确了央行在稳定币生态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尹成官的表态正值韩国多家银行联合组成稳定币探索联盟的时期。这一联盟旨在推动稳定币在支付、跨境结算及金融创新等领域的应用,但也导致韩国央行原计划的代币化存款及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CBDC)试点的下一阶段推迟。业内人士认为,银行联盟的积极探索固然有助于行业创新,但在缺乏明确监管和央行支持的情况下,可能增加金融体系的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
与此同时,韩国新政府计划在选举后推出稳定币相关立法。初版草案中对央行在稳定币监管中的角色设定较为有限,但随着研讨会和行业反馈的推进,现有框架已进行一定调整,体现出监管层在权责划分上的逐步完善。韩国央行此前多次对稳定币表达保留态度,主要担心其可能引发货币超发、系统性风险以及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冲击。
专家分析指出,尹成官强调央行兜底的必要性,正是对稳定币快速发展背景下金融安全问题的回应。稳定币在分布式账本上运行虽具备便捷、高效的优势,但其价值最终依赖于现有法定货币体系和金融机构的信用支撑。缺乏央行保障可能导致市场信心不足、价格波动剧烈,从而影响金融稳定。
整体来看,韩国央行此次表态不仅明确了稳定币的本质与运行前提,也为未来监管政策的调整提供了方向。在央行兜底、银行联盟探索和立法完善的三重推动下,韩国的稳定币生态正在逐步形成,同时也为其他国家在数字货币监管与创新之间寻找平衡提供了参考。随着监管框架不断优化,稳定币在支付效率、跨境结算及金融科技应用上的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但安全与稳定仍将是核心关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