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批欧盟对美贸易谈判软弱 呼吁加强战略威慑力
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近日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对欧盟在对美贸易谈判中的表现表示不满。他指出,欧盟在与美国的谈判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威慑力,导致所达成的协议在欧洲内部引发广泛质疑与批评。他直言:“欧洲还没有足够把自己当作一个强大的力量来看待。要想自由,就必须令人敬畏。而我们还不够让人敬畏。”
这一言论源于欧盟最近与美国达成的一项贸易协议。根据协议,大部分输美欧盟产品将被征收高达15%的关税,而欧盟对从美国进口的商品的平均关税税率却仍低于1%。这一显著的不对等待遇引发了欧洲多国政界和业界的担忧,认为欧盟在谈判中让步过多,未能充分捍卫自身的经济利益。
欧盟贸易专员马罗斯·谢夫乔维奇(Maros Sefcovic)在回应媒体时承认,该协议是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我们能达成的最好协议”。他强调欧盟面临内部分歧和外部压力的双重挑战,谈判结果已经是现实情况下的“相对最优解”。
然而,对这一“最优解”显然并不满意的马克龙在内阁会议上强烈表态,强调这并非谈判的终点。他表示:“这个协议并不是故事的结束。我们仍会继续谈判。”他进一步指出,法国将在未来的对美谈判中继续保持“坚定且严格”的立场,坚定维护国家及欧洲的整体经济利益。
马克龙的发言实际上暴露出当前欧盟在国际贸易体系中所面临的结构性弱势。尽管欧盟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之一,但在面对美中等大国时,仍时常显得行动迟缓、立场不一、谈判力不足。尤其在涉及战略资源和关键行业利益的谈判中,欧盟缺乏统一、强硬的对外策略,导致其在实际协商中处于相对被动状态。
法国长期以来主张加强欧盟的战略自主性,不仅在国防和外交领域,也包括贸易与产业政策。马克龙的此次批评不仅仅是对某一协议的反应,更是对当前欧盟整体对外策略能力的深层次质疑。他呼吁欧盟成员国增强团结意识,以更一致的声音应对来自全球经济大国的挑战。
展望未来,此次争议或将促使欧盟在贸易谈判中进一步审视自身机制和战略布局。若希望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更大话语权,欧盟势必要提升其集体谈判能力,并在关键议题上展现出更强硬、统一的立场。正如马克龙所言:“要想自由,就必须令人敬畏。”这句充满力量的话,也许正是对欧盟未来改革方向的最直接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