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达芯片曝安全隐患 国家网信办约谈要求说明与整改
近日,英伟达的高性能算力芯片被曝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引发中国监管层的高度关注。7月3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照《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正式约谈了英伟达公司,要求其就H20芯片中潜在的漏洞及“后门”风险问题做出全面说明,并提交相关技术说明和风险控制材料。
据悉,此次引发争议的焦点在于部分英伟达出口至中国的芯片被疑暗藏“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技术。这一指控最初源于美国内部政治与技术讨论。有美国议员此前公开表示,先进AI芯片出口时应配备追踪和远程管理功能,以防技术外泄。一些美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专家随后披露,英伟达在这些领域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具备通过芯片级管理实现监控与远程控制的能力。
尽管这些功能在美国被视为技术保障的一部分,但其引发的安全担忧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升温。中国有关部门担心,这些芯片在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建设、科研和工业生产等场景后,可能成为境外势力远程干预甚至操控国内系统的潜在渠道。
国家网信办的本次约谈主要针对英伟达H20芯片。据业内消息人士透露,H20为英伟达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高端AI加速器芯片之一,其在国内多家科技企业和研究机构中已有部署。若芯片确实存在可被远程操控的机制,则将严重威胁国家网络安全和数据主权。
网信办已要求英伟达提供全面的技术说明,包括芯片架构中是否包含远程通信模块、定位机制、软件固件是否存在自动回传功能等。同时,监管部门还将依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要求相关行业停用、替换或加强监控,并将进一步完善进口算力设备的安全审查机制。
此事也引发了国内科技界和产业界的广泛讨论。一些专家指出,算力芯片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核心引擎”,其安全性和可控性直接关系到国家数字基础设施的稳定运行。因此,在使用境外技术产品时,必须建立起更严格的风险评估和事前审查机制,确保“可用、可控、可信”。
此次事件不仅对英伟达在华业务构成挑战,也为整个全球高科技供应链的安全与信任机制敲响了警钟。中国有关部门已经明确表示,将继续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投入,推动国产算力芯片替代进程,减少对国外高敏感度技术的依赖。
随着后续审查工作的推进,英伟达能否充分回应中国监管的技术疑虑,其在华发展战略和未来合作模式都将面临重新评估与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