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门发布金融“五篇大文章”统计制度试行
2025年,央行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金融“五篇大文章”总体统计制度(试行)》,旨在通过规范金融统计工作,为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为系统、全面的信息支持。这一新制度不仅要求全覆盖的统计体系,还强调了统一标准和协同工作机制的建设,标志着我国金融行业统计工作迈向新的高度。
首先,该《制度》明确了统计对象和业务的全覆盖要求。它规定了涉及的统计对象,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基础设施机构。这意味着,除了传统的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外,一些新的金融实体和服务也将纳入统计范围。这一举措有助于为金融行业提供更加全面和精确的数据支持,为政策制定、市场监管和行业发展提供可靠依据。
《制度》还规定了金融产品和工具的广泛覆盖。统计范围不仅包括常见的贷款、债券、股权等传统金融产品,还涵盖了资管债权、基金、保险、衍生品等多种新型金融工具。这一扩展统计范围的措施,确保了在金融行业多样化和创新加速发展的背景下,能够对各类金融活动进行全面、细致的统计和分析,从而提升监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其次,《制度》特别强调了金融“五篇大文章”关键领域的统计指标、标准和口径的统一与协同。通过统一标准,避免了不同机构和不同地区在统计口径上存在的差异,这对于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比性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多部门、多机构的协作下,统一的统计口径能够促进信息流通和资源共享,避免重复统计和统计漏项的情况发生,提升整体金融监管的效率。
此外,《制度》还提出了建立统筹一致、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这意味着,金融统计工作不仅要依靠单一部门的力量,而是要形成央行与其他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通过合理分工和明确责任,确保统计工作能够高效、顺畅地推进。随着金融市场的复杂度和多样性不断增加,协同工作机制将为监管机构提供更多数据支持,帮助及时应对潜在的金融风险。
总之,《金融“五篇大文章”总体统计制度(试行)》的发布,为我国金融行业的统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不仅实现了对传统和新兴金融产品的全面覆盖,还通过统一标准、加强协作机制,提升了统计工作的效率与精准度。这一制度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加强金融监管,保障金融市场稳定,还能为政策制定和金融创新提供数据支撑,推动我国金融行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