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参议员提出《加密货币ATM反欺诈法案》,严控加密ATM诈骗风险
2025年2月26日,据Decrypt报道,美国伊利诺伊州参议员Dick Durbin近日提出了《加密货币ATM反欺诈法案》,该法案旨在应对日益严重的加密货币ATM诈骗问题。近年来,随着加密货币的普及,加密ATM成为越来越多投资者进行数字货币交易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监管漏洞和使用者警觉性不足,加密ATM也成为诈骗分子频繁作案的目标。
该法案提出了多个重要措施,其中最关键的是对新用户设定交易上限,以减少诈骗的风险。具体而言,法案建议设定每日交易上限为2000美元,并规定在14天内,单个用户累计交易不得超过1万美元。这样的交易限制有助于防止用户在未充分了解风险的情况下,因冲动而进行大额交易,进而成为诈骗的受害者。
此外,法案还规定,当用户的交易金额超过500美元时,运营商必须立即联系用户,核实交易的真实性。这个措施旨在确保每一笔大额交易都经过严密的核实,避免诈骗者通过加密ATM迅速转移资金。Durbin强调,这项措施对于保护老年人群体,防止他们因诈骗而失去积蓄,具有重要意义。老年人群体因对加密货币的了解不足,往往成为诈骗的高风险人群。
另一个关键条款是,法案要求运营商在30天内向遭遇欺诈的受害者提供全额退款。这一规定进一步加强了加密货币ATM运营商的责任,确保在发生诈骗事件时,用户能够迅速得到补偿,减少损失。通过这样的举措,Durbin期望能够为加密ATM用户提供更加完善的保护措施。
根据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的数据,2023年涉及加密ATM的诈骗损失已超过1.1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了近十倍。加密货币的匿名性和交易的便捷性使得诈骗行为愈加猖獗。诈骗分子通常通过伪装成合法的加密交易平台,诱骗用户将资金转入虚假的账户,最终导致用户血本无归。Durbin在法案中指出,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公众和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采取行动迫在眉睫。
Durbin强调,推出这项法案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特别是老年群体的财产安全,并称之为“常识性保障措施”。他指出,加密货币和相关技术在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风险,如何平衡创新和保护,是当前监管工作中的重要课题。通过这一法案,Durbin希望能够建立更加健全的市场监管体系,确保消费者在参与加密货币交易时的安全。
对于加密货币行业而言,这一法案的提出可能会带来更为严格的监管要求,也可能促使行业在合法合规方面进行更多的自我调整。虽然许多加密货币行业的参与者可能对新法案表示关注,但从长远来看,法案的实施有助于提高行业的透明度和信任度,也有助于减少诈骗行为,保护广大用户的权益。
总体而言,《加密货币ATM反欺诈法案》的提出标志着美国在加密货币监管领域的进一步深化。随着加密货币市场的不断发展,如何在创新和监管之间找到平衡,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Durbin的法案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也为全球其他国家在加密货币监管方面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