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LT Protocol CEO:去中心化身份验证更优于ZK证明
去中心化身份提供商KILT Protocol的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Ingo Rübe近日表示,ZK(零知识)证明虽然在技术上高度先进,但由于其复杂性,政府和机构在实际应用中面临诸多困难。他认为,去中心化标识符(DID)是更适合实际使用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在需要验证生物特征数据等敏感信息时。
Rübe解释道,与ZK证明相比,DID系统允许用户有选择地与不同方共享自己的数据,并使用Merkle树技术在链上验证这些信息。相比之下,Merkle树结构更为简洁、快速且高效,这意味着可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更轻松地完成验证流程。Rübe特别指出,ZK证明的高技术门槛不仅导致实现复杂,而且可能在操作上不具备高效性,尤其是在大规模应用时。
Rübe还警告了ZK解决方案中常见的开源软件潜在的安全风险。他形容这种开源系统为“一颗定时炸弹”,因为它可能带来大规模的数据泄露风险。他进一步解释说,尽管开源软件能够促进透明性和创新,但也有可能暴露敏感的用户信息,给用户隐私带来严重威胁。因此,他建议更好的做法是利用公共、无需许可的区块链来存储凭证的有效性。这样一来,用户可以完全自主地掌控并创建自己的数字身份标识符,将其存储在本地,同时通过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网络进行验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Rübe的观点强调了去中心化身份系统的优越性。他指出,在这种系统中,用户无需依赖任何中心化机构来管理个人身份信息,避免了集中存储的风险,提升了隐私和安全性。此外,DID系统使用的区块链技术能够通过其不可篡改性和透明性确保身份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这一方法不仅降低了对第三方的信任依赖,还提供了一种更加灵活、用户友好的数据共享方式。
这一观点在去中心化技术的推广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开始寻求更安全、高效的身份验证方式。传统的中心化系统由于容易受到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风险,正在逐渐被去中心化技术所取代。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如何在安全与高效之间找到平衡,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
Rübe的建议表明,去中心化身份验证可以通过使用公有区块链和本地存储方式,既提升了用户的自主权,又避免了ZK证明复杂性带来的技术障碍。这种方式不仅更容易为政府和机构所接受,还为普通用户提供了一个更安全和便捷的身份管理解决方案。
总之,去中心化身份验证方案,如KILT Protocol所提出的DID系统,正在为未来的数字身份管理提供一个可行的路径。它不仅简化了身份验证的过程,还通过区块链技术增强了数据的安全性,成为应对当今复杂数字环境中隐私保护和数据共享挑战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