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区块链中心与多家机构共建高价值语料可信安全流通生态体系
记者7月1日从国家区块链中心获悉,近日,新华社国家重点实验室、人民网、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广播电视台、高等教育出版社、首都图书馆、中央电化教育馆出版社、万方数据和中国知网等语料数据重点单位,宣布联合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共同成立高价值语料可信安全流通生态体系。
这一合作旨在运用区块链、隐私计算等前沿信息技术,建立一个覆盖全国范围的大模型语料资源隐私安全保护和流转增值激励的可持续、自生长的数据供给生态体系,从而赋能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区块链技术因其去中心化、透明和不可篡改的特点,成为解决数据流通中信任问题的关键工具。在此次合作中,各语料数据重点单位将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的可信流通和透明管理,确保数据在流转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同时,隐私计算技术将进一步保障数据的安全使用,避免敏感信息的泄露。
这一生态体系的建立,不仅有助于提升大模型语料资源的利用效率,还能通过流转增值激励机制,促进数据供给的可持续性和自生长性。各参与单位将共享和整合各自的数据资源,形成一个庞大的数据池,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训练和优化提供丰富的语料支持。
新华社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在数据收集和管理方面具备丰富经验,而人民网和北京广播电视台则在媒体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上拥有优势。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中央电化教育馆出版社则能够提供大量的教育类语料资源,首都图书馆和中国知网则具备丰富的文献资源。万方数据作为重要的数据提供方,也将为这一生态体系的建立提供有力支持。
高价值语料可信安全流通生态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在区块链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又一重要突破。通过这一体系,各类语料数据将能够在保证隐私和安全的前提下高效流通,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训练和优化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这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为全球范围内的数据流通和隐私保护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
未来,随着这一生态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更多的单位和机构有望加入进来,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广泛和多元的数据供给网络。通过这种合作模式,中国将在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为全球科技创新贡献中国智慧。
此次合作也预示着中国在数据治理和科技创新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高价值语料可信安全流通生态体系的建立,将为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推动中国科技产业的不断进步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