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基金会推进L1扩展,多项关键进展公布
近日,以太坊基金会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一篇更新博客,系统介绍了近期在“Scale L1(扩展 L1)”方向上的研发进展和未来战略重点。此次更新不仅标志着以太坊在性能优化方面迈出坚实一步,也彰显了其在区块链基础设施层持续演进的决心。
根据基金会发布的内容,目前在以太坊主网扩展方面主要取得了三项关键进展:
首先,在团队建设方面,核心开发者 Marius van der Wijden 已正式加入 Ansgar Dietrichs 与 Tim Beiko,共同担任 Layer1 扩展工作的负责人。这一调整意味着以太坊在基础层扩容领域正加快步伐,并进一步加强技术领导力的配置,确保开发工作高效稳步推进。
第二个显著成果是在 Berlintroperation 活动之后,以太坊主网的 gas 上限被提升至 4500 万。这一调整被视为向 1 亿 Gas 上限迈进的重要一步,象征着以太坊网络正向更高吞吐量和可扩展性的目标持续迈进。Gas 上限的提升将允许区块中包含更多交易,从而提升整体处理能力,有望改善用户体验并缓解网络拥堵问题。
第三项进展是,在执行层的优化上,所有主要客户端现在均已集成了“预合并历史记录到期”功能。此功能使节点能够清理早期的区块数据,极大降低了节点的磁盘空间需求,提升了节点运行效率与存储经济性。这一优化对于鼓励更多用户运行全节点、增强网络去中心化具有积极意义。
此外,以太坊基金会还透露,早在今年6月,为更好地应对网络发展需求,基金会已对内部研发组织进行了重组,并将该团队更名为“Protocol”。新设立的 Protocol 团队将聚焦于三个主要方向:L1 扩展(Scale L1)、Blob 扩展(数据分片)以及用户体验(UX)优化。与此同时,团队依旧将网络的安全性与去中心化作为不可动摇的基础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技术改进和战略部署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以太坊整体路线图中长远规划的一部分。从合并(Merge)完成到 EIP-4844 和 Proto-Danksharding 的逐步推进,以太坊正在通过阶段性技术演进不断提升其基础性能与可用性。
以太坊社区普遍对基金会此次更新表示支持和认可,认为这展示了基金会在扩容和技术落地上的务实态度与系统规划。同时,业内分析人士也指出,当前以太坊所推动的多项底层技术演进将在中长期内为生态系统注入更强的发展动能,进一步巩固其作为智能合约平台领军者的地位。
总体来看,以太坊基金会对 Layer1 扩展方向的持续投入正在取得阶段性成果。从技术领导团队的完善,到网络性能的显著提升,再到用户端体验的持续优化,这一系列动作将为整个以太坊生态在迎接更大规模应用时打下坚实基础。未来,随着以太坊协议的持续演进,L1 和 L2 扩容协同机制有望带来更成熟和高效的区块链应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