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总理默茨称经济正复苏 呼吁美欧降低关税以互利共赢
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 Merz)于7月18日在柏林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德国经济已经成功扭转了此前的衰退态势,目前正稳步迈向复苏轨道。默茨的这一表态标志着德国政府对当前经济形势的信心有所回升,也为欧元区整体经济前景注入了一定的乐观情绪。
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德国作为欧洲第一大经济体,一直深受能源价格高企、工业需求疲软以及外部不确定性上升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连续多个季度增长乏力,一度陷入技术性衰退。然而,随着通胀趋缓、出口回暖、国内消费逐步恢复,德国经济数据近期开始出现企稳迹象。默茨指出,德国制造业订单有所回升,就业市场维持强劲,企业投资意愿也开始回升,这些都是“实质性好转的信号”。
在谈到全球贸易问题时,默茨特别提到,欧盟与美国之间正在进行的关税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目前双方正在就是否对某些行业实施差异化政策展开深入讨论,试图在保护本国产业与维护国际贸易公平之间寻求平衡。默茨明确表示,他支持欧盟委员会在谈判中展现的灵活态度和推动达成协议的努力,并强调,“关税越低,对双方越有利,关税最终伤害的是所有人。”
这一言论再次反映出德国在全球化与多边贸易体系中的一贯立场。德国历来是自由贸易的坚定支持者,尤其依赖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汽车、机械、化工等行业与美国市场联系密切。因此,默茨所倡导的“降低关税”不仅有助于缓解跨大西洋贸易摩擦,更意在稳固德国出口市场和企业信心。
此外,默茨还对美国的财政状况表达了担忧。他指出,美国近年来推行的大规模减税政策与持续扩张性的财政支出已经对其联邦预算构成巨大压力,可能导致严重的财政赤字。他暗示,这种结构性问题可能在中长期对全球经济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在高利率环境下,美国持续举债的空间和代价都将受到质疑。
分析人士指出,默茨的讲话兼顾国内经济复苏信心与国际经济合作诉求,既向德国国内释放了积极信号,也在国际舞台上传达了欧洲希望通过谈判而非对抗化解贸易分歧的态度。在当前全球地缘政治紧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欧盟与美国若能达成降低关税的协议,不仅对双边经济有利,也将成为全球多边主义体系的积极样板。
不过,谈判仍存在不确定性。一些美国政界人士主张对汽车等关键行业维持关税保护,以促进本土制造业回流。欧盟方面也面临内部协调压力,成员国在农业、绿色技术、碳边界调节机制等方面立场不尽一致。因此,默茨所称的“最后阶段”谈判能否顺利达成,还需观察接下来数周的外交互动。
总体而言,德国经济回暖与欧盟贸易策略同步释放出信心与建设性信号。未来若美欧达成关税协议,不仅将有助于缓解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也可能为陷入低迷的全球贸易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