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导自动驾驶测试国际标准ISO 34505正式发布
近日,据工信部消息,由中国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ISO 34505:2025《道路车辆 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 场景评价与测试用例生成》已正式发布。这一标准的推出,标志着我国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国际标准制定工作取得了重要突破,也意味着中国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方面的全球影响力正不断增强。
ISO 34505:2025标准主要面向自动驾驶系统的测试与验证环节,重点规范了测试场景的构建、评价及测试用例的生成方法。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迅速,但其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测试始终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此次新发布的标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针对测试场景的完整性与科学性,给出了一整套系统化的指导。
根据官方介绍,ISO 34505:2025标准规定了测试场景的评价流程和试验方法,明确了测试场景的几个关键评价维度,包括暴露率、复杂度与危险度。这些指标的引入,使得测试场景不仅具备现实代表性,也能覆盖各种潜在风险,有助于提升自动驾驶系统在真实道路环境下的适应性和安全性。
此外,标准还提出了测试用例生成的一般性方法,定义了测试用例应具备的必要特征。这一内容对于标准化测试流程、推动行业一致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统一测试用例的构建逻辑和要素定义,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自动驾驶技术开发和验证过程中将能够实现更高程度的协同,从而加速全球范围内自动驾驶系统的落地与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标准由中国专家主导制定,在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框架下广泛征求意见,历时数年完成,是我国在高技术领域推动国际标准制定的重要成果之一。标准的发布不仅提升了我国在国际自动驾驶标准体系中的话语权,也将为国内相关企业“走出去”提供有力支撑。
业内人士指出,自动驾驶作为全球科技竞争的前沿领域,标准的制定权意味着在未来产业发展中拥有更大主动权。随着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的逐步推进,测试标准的完善将成为确保安全运行的关键基石。ISO 34505的发布,为后续技术认证、跨国测试与监管对接提供了统一参考,有助于构建更为高效、透明和安全的全球自动驾驶发展环境。
总的来说,ISO 34505:2025标准的正式发布,是我国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融合推进的成果,也是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在全球舞台上的一次重要发声。未来,伴随更多中国主导的标准走向国际,我国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中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