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do 引入“双重治理”机制,赋权 stETH 持有者反制 DAO 决策
2025年,Lido Finance 正式迈入其治理体系的新阶段。该以太坊流动性质押协议宣布,LDO 持有人已批准一项关键治理提案,引入“双重治理”(Dual Governance)机制,首次让 stETH 持有者获得对 LDO 驱动的决策提出异议的权利。这一机制不仅是去中心化治理设计的一次深度创新,也反映出 DeFi 协议在平衡代币持有者利益方面的进化方向。
Lido DAO 的传统治理流程包含三个阶段:论坛讨论、链下投票与链上投票,主要由 LDO 持有者主导。由于 LDO 作为治理代币,集中度较高,一直以来存在“决策权与风险承担者不一致”的结构性问题——绝大多数质押资产的持有者(stETH 用户)并不拥有实际治理权。这导致 DAO 决策可能偏离协议使用者的长远利益。
此次通过的新提案设计引入了一个“反制”阶段,为 stETH 持有者在极端情况下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否决权与延迟权,主要包括两个关键机制:
-
时间锁机制(Time Delay):当持有总锁仓价值(TVL)1%以上的 stETH 用户参与投票并对某提案表示反对时,该提案执行将自动延后5至45天,具体时长根据反对者锁定资产的数量决定。这段时间为社区争议提供缓冲期,并允许进一步讨论或修正提案。
-
愤怒退出机制(Rage Quit):若stETH用户中有10%以上的TVL在投票中对提案表示强烈反对并选择“愤怒退出”,该机制将触发紧急保护逻辑,暂停相关治理提案的执行流程,直至反对方成功将其质押资产从协议中撤出。此举等同于“用脚投票”,为风险承担者提供最终的退出权利。
这一治理升级将在2025年7月4日正式上线,Lido 表示,首个涉及双重治理的新提案将在该机制下进行全面测试。这也意味着,今后 stETH 持有者将不再仅是协议的被动使用者,而能以更主动的方式影响协议发展路径。
在 DeFi 治理不断演化的背景下,Lido 的这项创新可能成为行业范式的一部分。它不仅解决了质押者与治理者之间的权责不对称,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协议劫持”或治理失控。更为关键的是,此举为其他依赖委托治理模式的协议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随着以太坊质押市场竞争加剧,Lido 试图在治理机制上率先破局,不仅是为了增强用户信任,更是为了构建一个更具韧性与公平性的治理生态系统。未来,双重治理是否能激发更多 DAO 模型的变革,值得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