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呼吁与美以尊重为基础达成共赢协议,反对特朗普式关税威胁
2025年,跨大西洋贸易关系再次成为国际焦点。面对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日益激进的贸易表态,欧盟方面作出明确回应。欧盟贸易与经济安全委员马罗什·谢夫乔维奇(Maroš Šefčovič)近日表示,欧盟将全力致力于与美国达成一项“对双方都有利”的协议,并强调这种合作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而不是威胁”的基础之上。
谢夫乔维奇的发言背景,是特朗普近期一系列关于对欧盟施加更高关税的言论。特朗普表示他“不寻求与欧盟达成协议”,更暗示如果欧盟在对美贸易问题上“不做出让步”,美国将毫不犹豫地对其商品征收更高的关税,可能达到50%。不过,特朗普也留下一丝余地,称“如果欧盟愿意作出调整,美国可能会考虑推迟相关征税措施”。
欧盟对此强硬回应,强调与美国的贸易关系“是全球最重要的经济纽带之一”,不容被单边主义和威胁所破坏。谢夫乔维奇指出,美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额规模巨大,且彼此在多个高科技、制造业与服务业领域深度交融,因此一旦爆发贸易战,不仅两地经济都会受到重创,全球供应链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
事实上,这并非欧盟首次对特朗普的贸易政策表达不满。在其任总统期间,欧盟多次因钢铝关税、数字服务税及跨国企业监管等问题与美国产生摩擦。虽然拜登政府在任期内曾一度缓和这一局面,但特朗普在政治舞台上的再度活跃,尤其是其强硬的贸易保护主义立场,令欧盟不得不提前做出防备。
谢夫乔维奇强调,欧盟的目标是通过谈判与外交手段达成务实、稳定的协议,而不是被动接受单方面压力。他指出:“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基于规则、平衡和长期利益的贸易框架,而不是出于政治动机的短期手段。”
除了官方表态,欧洲商界也对当前局势表达忧虑。德国汽车制造商、法国农业出口企业以及意大利奢侈品行业都可能成为美方关税打击的首批目标。这些企业普遍担心,特朗普若再次推动关税上调,将迫使企业调整供应链,转移产能,甚至考虑重新定价和裁员。
另一方面,欧盟也在谋求通过加强与其他经济体的合作,以分散对美依赖。例如,欧盟近期与印度、日本、加拿大等国家持续推进自由贸易协议谈判,寻求建立更加多元化的出口市场。
可以预见,随着美国2024年大选后的政策不确定性延续至2025年,欧盟与美国的贸易对话将充满挑战。但欧盟方面已表明立场:它不会被动接受威胁,而是坚持通过对等谈判达成共赢结果。这场跨大西洋贸易的“博弈”,无疑将成为全球经济政策观察的一个关键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