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主要银行探讨联合发行稳定币,立法进展成关键
2025年,美国多家主要商业银行正就联合推出稳定币项目展开初步磋商,这些银行包括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和富国银行等重量级金融机构。此次合作讨论中,还涉及由多家银行共同拥有的支付清算平台The Clearing House以及Zelle背后的公司Early Warning Services LLC。尽管项目尚处于早期阶段,但其未来发展高度依赖于美国即将出台的稳定币相关立法。
目前,议会正推动《国家创新与稳定币确立法案》(GENIUS Act),这项法案已获得两党支持。法案提出,所有发行的稳定币必须由美元或其他高流动性资产进行全额储备,确保稳定币的资金安全与价值稳定。此外,法案还规定,对于市值超过500亿美元的稳定币发行方,需接受年度审计,以提高透明度和监管力度。同时,法案明确界定了境外稳定币发行的监管框架,防止潜在的跨境风险。
然而,在该法案进入最终表决阶段前,部分民主党议员对特朗普及其相关加密项目的背景提出了审查要求。据报道,特朗普及其子女曾与美元稳定币USD1的发行机构World Liberty Financial存在某种关联。这一关系引发部分议员对稳定币项目潜在政治影响和监管合规性的担忧,要求对该法案及相关市场参与者进行更深入的调查。
此次由美国主要商业银行推动的稳定币项目,显示了传统金融机构对数字货币领域的日益重视和积极布局。相比于加密货币市场的波动性,稳定币因其锚定法币的特性,被视为连接传统金融和数字资产市场的桥梁。银行业参与稳定币的发行,不仅能提升支付结算效率,还可能推动跨境交易和资金流转的便利化,促进金融体系的现代化发展。
不过,稳定币项目的成功与否,离不开监管环境的明确和合规要求的落实。随着GENIUS Act的推进,如何平衡创新与风险防控,成为政策制定者和行业参与者关注的焦点。对于银行而言,确保透明度、维护客户信任、严格遵守监管规定,是未来稳定币发展的关键。
总体来看,美国主要银行的联合行动预示着稳定币市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复杂的政治和监管挑战。未来,随着立法进程的推进和各方博弈的深入,稳定币有望成为数字金融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金融行业带来变革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