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稳定币总供应量未来翻倍预测过于乐观
2025年,全球加密货币市场仍处于快速变动与政策调整的关键阶段。近期,摩根大通分析师针对稳定币未来的发展前景发表了看法,指出尽管美国在稳定币监管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对于稳定币总供应量将在一到两年内从目前的约2400亿美元翻三至四倍、直逼万亿美元的预测,其实“过于乐观”。
目前,美国围绕稳定币监管的立法正在逐步推进,主要集中在两项法案上:参议院的《GENIUS法案》和众议院的《STABLE法案》。这两项法案都旨在为稳定币的发行与管理建立明确的法律框架,以提升市场透明度和用户信心。然而,在立法进程中,《GENIUS法案》获得的支持更为广泛。本周早些时候,美国参议院已投票推动该法案进入下一阶段,这意味着它在成为正式法律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步。
摩根大通分析师在报告中表示,即便监管框架逐步清晰,推动稳定币更广泛的采用,但在短期内实现供应量大幅增长仍面临诸多限制。其中包括监管执行的时间差异、机构投资者的观望态度以及全球宏观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此外,传统金融机构与加密货币生态之间的融合仍处于起步阶段,资本流动速度尚不足以支撑如此大规模的增长预期。
分析人士还指出,虽然稳定币在跨境支付、去中心化金融(DeFi)等领域的应用正在逐步扩大,但现有的技术与合规壁垒仍可能拖慢其发展步伐。尤其是在美国,监管机构对金融稳定和反洗钱的要求非常高,可能导致新进入者面临更高的门槛。
总体来看,2025年的稳定币市场虽具备长期增长潜力,但短期内要达到万亿美元级别的供应规模,仍需更多时间和配套制度的完善。投资者与市场参与者应保持理性预期,关注政策变化的实质进展,而不是盲目追逐过高的市场估计。摩根大通的观点提醒人们,数字资产的成长虽然迅速,但同样需要时间与制度成熟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