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加码加密监管,为机构入场与政策松绑铺路
2025年,韩国作为全球最活跃的加密货币市场之一,正稳步推进其加密资产监管和市场结构升级。近日,据TheBlock报道,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FSC)宣布,将从2025年6月起强化加密货币交易所与银行在了解客户(KYC)和反洗钱(AML)方面的合规要求。此举不仅是对全球监管趋势的呼应,更是为韩国下一阶段加密政策的重大转型——机构投资解禁,奠定基础。
根据FSC的最新声明,从6月开始,非营利组织将被允许出售通过捐赠获得的加密资产,而各大注册交易所也可正式处理用户以加密货币支付的交易费用。这一政策变化被广泛视为韩国在为机构化参与加密市场开绿灯。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政府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正式允许上市公司与专业投资者参与加密资产交易,这将极大推动市场的成熟化与规范化。
韩国的加密市场基础本就异常坚实。数据显示,目前约有20%的韩国人口参与加密资产交易,约合1000万人。每日交易量高达52.6亿美元,远超全球许多国家的水平。这种高参与度与巨大的交易活跃度,也使得韩国在全球加密生态中的地位尤为重要。
监管的强化并非意在抑制加密市场,而是为即将到来的资本机构、大型企业、以及新兴金融产品(如现货ETF)参与打好制度基础。韩国监管机构一直强调,其目标是建设一个“安全、透明且面向全球的数字资产市场”。为了这一目标,KYC与AML机制的标准化与升级,将是不可回避的必要步骤。
更有意思的是,加密政策已经成为韩国2025年总统大选的核心议题之一。多位主要候选人纷纷表态支持解除现货加密ETF的禁令,以期吸引更多投资者和创新企业。政策讨论层面也趋于积极氛围,监管与市场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
韩国金融界人士普遍认为,随着机构投资者入场和政策松绑,韩国将进入加密市场的“第二阶段发展周期”。不仅是散户,更多本土上市企业、保险公司、家族办公室等也将获得参与机会。而交易所则需要在合规、风控、技术支持等多方面加快升级,才能适应更高标准的市场参与者。
未来数月内,韩国或将成为全球观察加密资产监管与资本整合的“标杆案例”。在全球主要国家仍在探索监管与创新之间的平衡之际,韩国的政策推动方式无疑将为全球提供更多有益经验。对加密从业者和投资者而言,这不仅意味着更高的市场透明度,也预示着一个更开放、更成熟的加密投资时代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