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加速虚拟资产发展:吴杰庄提出五大建议
2025年2月4日,美国AI和加密货币领域的重量级人物David Sacks与美国国会共和党代表召开记者会,宣布计划组建一个跨党派的工作小组,旨在制定加密货币监管法规。此举引起了全球对加密货币监管趋严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香港立法会议员吴杰庄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言论,指出香港在加密货币及虚拟资产领域的监管框架已经初具雏形,但与国际前沿的步伐相比,仍显滞后,因此提出了五大建议,以加速本地市场的创新与发展。
香港的现有监管架构吴杰庄指出,香港目前已经建立了类似于美国的三层监管架构,其中包括:第三代互联网发展专责小组、立法会Web3及虚拟资产发展事务小组委员会以及金管局的稳定币监管沙盒。香港金管局的沙盒框架为新兴的稳定币公司提供了一个合规的试验环境,有助于推动虚拟资产技术的落地应用。然而,这一框架尽管在初期阶段为香港的虚拟资产行业提供了便利,但仍面临不少挑战,尤其是在加密货币与AI技术的结合、以及本地市场对这些新兴技术的需求方面,进展较为缓慢。
吴杰庄的五大建议吴杰庄提出了五项具体建议,旨在加速香港虚拟资产行业的增长与监管优化。
-
研究比特币作为战略储备的可行性
吴杰庄认为,随着比特币等虚拟资产的价值波动性逐步得到市场接受,香港应考虑将比特币纳入本港的战略储备资产。这一举措不仅能够增加香港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还能为香港的金融创新注入新的活力,提升其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 -
扩大稳定币沙盒内公司权限,加快落地应用
香港已批准部分稳定币公司进入金管局的监管沙盒,但吴杰庄建议应扩大这些公司的权限,允许它们更广泛地进行产品开发和创新。稳定币作为连接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市场的桥梁,其应用潜力巨大,尤其是在跨境支付、资产托管等领域。扩大沙盒内公司的权限将有助于加快这些创新应用的落地。 -
争取国家支持在大湾区设立稳定币应用试点
吴杰庄还提出,希望香港能争取国家层面的支持,在粤港澳大湾区内设立稳定币应用试点。这一举措不仅能促进香港与内地在虚拟资产领域的合作,还能为大湾区的经济注入更多的科技创新元素,提升区域的国际竞争力。 -
放宽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交易品种
在当前的监管框架下,香港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仅限于特定类型的数字资产。然而,随着全球虚拟资产市场的多样化发展,吴杰庄认为,香港应适度放宽对于交易平台的监管限制,允许更多种类的数字资产在本地平台上进行交易,这将促进市场活力,并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 -
设立数字资产办公室,专门推动AI与虚拟资产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虚拟资产的不断融合,吴杰庄建议香港设立专门的数字资产办公室,集中推动AI与虚拟资产的协同发展。该办公室将负责统筹数字资产的政策制定、市场监管及行业创新等事务,确保香港在全球数字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吴杰庄透露,他已受邀参加将于今年5月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比特币美国峰会。此次会议将为香港与美国加密货币行业的合作提供平台,吴杰庄计划借此机会,推动中美两国在加密货币及虚拟资产领域的进一步合作和交流。他认为,全球加密货币行业正迎来更多合作的机会,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应积极参与这一波技术和金融的全球变革。
结语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虚拟资产行业的创新发展已逐步提上议程。吴杰庄提出的五大建议,不仅为香港的加密货币和AI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展现了香港在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雄心。随着政策的进一步优化和国际合作的加深,香港有望成为全球虚拟资产创新与监管的先行者,为其他地区的加密货币发展提供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