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提出六大重点工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2月23日至24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了2025年财政工作的六大重点方向。会议强调,通过支持扩大国内需求、推动产业体系建设、改善民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生态保护与绿色低碳转型以及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并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
首先,会议强调要大力支持扩大国内需求,尤其是通过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升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以进一步增强消费能力和民生保障。会议提到,要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支持力度,强化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同时实施新一轮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提升行动。此外,政府还将合理安排债券发行,利用政府投资带动更多社会投资,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以促进经济增长。
其次,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会议的另一个关键议题。会议指出,要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全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要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奖补政策,加强对企业的纾困支持,确保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受乱收费、乱罚款等不必要的负担。加强产业的创新和支持,既是应对当前经济挑战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长远策略。
关于民生方面,会议提出要将就业优先作为核心政策,通过健全人口发展支持政策体系,推动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的完善,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特别是要加强对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投入,确保全民享有更好的公共服务,推动社会公平与民生改善。
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会议强调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并有序推进乡村发展建设。要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力求在不同区域之间实现协调发展,确保经济发展的普惠性和均衡性。
环境保护与绿色低碳发展是另一个重要议题。会议提到,要深化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继续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同时,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重点行业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确保经济发展的同时,推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会议强调要支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一带一路”合作的深化,同时完善进出口税收政策,为我国经济提供更广阔的国际合作空间。通过国际合作推动全球经济复苏,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话语权。
总体而言,2025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明确了财政政策的多项重点任务,这些政策措施将进一步促进国内经济的稳定增长,并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加大对民生、产业、区域和生态等方面的支持,中国经济在未来将更加注重创新驱动、绿色转型和国际合作,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