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E风潮席卷,加密市场项目估值逻辑重构
加密市场的项目估值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然而,近期加密市场已经成为高估值项目遍地的局面,虽然一些交易所调整了上币策略以缓解社区争议,但这仅仅是治标不治本。在项目估值逻辑亟需重构之际,MEME币却强势霸屏交易榜单,引发了机构、名人和政客的纷纷进场,形成了一股FOMO(恐错过)的热潮。
高估值项目面临私募溢价过高问题,VC利润空间受挤压
最近几年,加密领域中获得数亿美元甚至数十亿美元融资的项目越来越多。RootData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加密市场的总融资额达到了101.61亿美元,平均融资金额接近1000万美元。其中,融资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项目占比近40.2%,而这些项目主要以种子轮融资为主。
除了融资规模庞大外,主流交易所上市项目的估值也相对较高。例如,RootData发布的数据分析显示,自从2021年起,Binance Launchpool公布了20个项目的估值,总计约为59.4亿美元,平均每个项目约为2.97亿美元,整体估值保持了稳定的趋势;与此同时,OKX Jumpstart公布了10个项目的估值,总计约为50.1亿美元,平均每个项目约为5.01亿美元。
然而,高估值常常被用作评判项目潜在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尤其是高融资项目曾经是投资者追捧的对象。然而,从如今高估值项目的代币价格表现来看,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恐高”的情绪,投资者似乎不再买账。特别是在巨额抛售压力下,对高估值项目的批评声浪日益高涨。
知名公募打新平台CoinList表示,高估值本身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项目在私募融资后以高出20倍的估值向散户发行。例如,近期一些高知名度的空投项目,在上市时的平均估值为147亿美元,较私募市场估值平均溢价13.3倍。
MEME热潮席卷,市场乱象渐生
在VC和散户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之际,MEME币成为了市场的主流投资标的。根据SplitCapital联合创始人Zaheer Ebtikar分享的最新数据,根据未平仓合约计算,排名前10名的加密货币中有4种是MEME币,包括PEPE、DOGE、BONK和WIF。其中,PEPE的未平仓合约达到了8.126亿美元,相当于SOL(17.8亿美元)的一半。
MEME币不仅受到个人投资者的追捧,大型机构也开始关注和布局MEME领域。例如,VanEck旗下的MarketVector推出了MEME币指数,其中包括DOGE、SHIB、PEPE、WIF、FLOKI和BONK等六大MEME代币。与此同时,一些政客也开始利用MEME币来进行竞选宣传,这进一步推动了MEME币的热度。
然而,MEME热潮之下也出现了不少乱象。包括近期多个加密KOL/媒体名人的账户遭到黑客入侵,以虚假宣传MEME币为名进行欺诈行为,甚至有过激者为推广自己的MEME币采取极端行为导致人身伤害。这些乱象凸显了具备背书价值的VC在发挥“信息过滤器”作用方面的重要性。
欧易交易所将继续关注MEME币及其相关市场的发展,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的数字资产交易服务。在加密市场的风云变幻之中,欧易交易所将坚持以用户利益为本,积极应对市场的挑战,为用户创造更优质的交易体验。